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合辑其它 > 评书 > 评书《辽沈战役》全30回(播讲:群)

评书《辽沈战役》全30回(播讲:群)

  • 艺人:评书
  • 语种:国语
  • 唱片公司:未知
  • 发行时间:-
  • 上传者:未知 上传时间:-
  • 专辑类别:专辑
  • 专辑热度:
专辑介绍

1999年,30集的电视四人评书《辽沈战役》,打响了第一炮。田连元演说共产党一方、单田芳演说国民党一方、叶景林叙述国内外背景、张洁兰进行点评。这“三书一评”的表现方法,又开拓了一种电视评书的形式。





1999年,这个栏目组花费近二年时间,创作了三十集大型现代评书《辽沈战役》。在用评书的形式表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上做了成功的偿试,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突破和创新。说评书一直是一个演员、一张桌子、一个背景,这部书却是借鉴了影视艺术扮演角色的长处,田连元、单田芳、叶景林三位各有特色的艺术家同台表演,女评书演员张洁兰作评点和串联。这种"三说一评"的新形式,是评书连播从传播型向创造性的新发展。



吴文科



  评书是以徒口讲说进行表演的曲艺形式。传统的演出方式,通常

是一个演员以一块醒木、一方手帕或一把折扇为基本道具,在一张方

桌后坐场行艺。凭三寸不烂之舌,讲说古今故事;挟两排伶牙俐齿,

秤评人间万象。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书场茶馆之外,

广播电台甚至电视台,也成为这种艺术得以施展的重要舞台或曰传播

媒介。近年来,辽宁电视台以其当地独特的评书艺术资源,和比较在

行的曲艺编导队伍,在电视传播与评书表演的结合和创新方面,成绩

卓著,堪为先锋。他们不仅于1985年3月全国最早录播评书,首开先河,

而且特别注重和不断探索利用电视手段更好地弘扬评书艺术的新途径。

不久前,由该台制作播出,且仍由当初开创电视评书录播形式的该台

编导史艳芳担任总导演的30集电视评书《辽沈战役》,可谓电视评书

创演探索的新收获,不仅在评书创作的题材内容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而且在评书说演艺术表现的本体方法上,进行了大胆而又成功的革新

尝试。



  众所周知,传统的评书节目,以表现历史争战和武打公案的内容

为多,这与其在历史发展中的“讲史”传统有关。特别是评书的艺术

表现,就审美的方式而言,叙述故事和塑造人物仅仅是展开其艺术创

造的前提与基础,而对故事的口头叙述,对人物的说表塑造,特别是

对故事中所蕴含的人情世故和名物掌故的评论介绍,才是其艺术的审

美根本。犹如艺谚所云:“评书无评,如目无睛”,“评书无评不成

书”。而对现实生活内容的演述,来自评述方面的挑战和风险,历来

被评书家们视为畏途。这就使得现实题材评书节目的创演,历来相对

贫弱。在当代,对那些具有一定敏感性的重大现实题材,特别是政治

性较强的革命战争题材的评书创演,由于对把握其中政治分寸和历史

与人物评价的要求比较高,更是新评书创演的一大难题。比如《辽沈

战役》的创作,就要求创演者非常熟悉20世纪40年代国际国内政治风

云和军事斗争的复杂态势,具备涉及当时社会历史阶段各个方面的知

识储备,否则便无法驾驭如此重大的题材内容。但正如观众已经看到

和听到的那样,这部评书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中著

名的“三大战役”的开篇杰作“辽沈战役”的成功表现,已然证明评

书在此一领域题材视野的扩大,是完全可能的。尽管,由于篇幅所限

和艺术表现视角主要着眼于指挥这场战争的高层首脑,致使对许多看

似平凡的战争细节的艺术渲染还不够从容;又由于是对重大复杂的历

史事件进行表现,所以在评论手法的艺术运用上,也不免有些拘谨。

但就通篇来说,叙述描写的挥洒跳跃、大开大阖,以及评说议论中如

针对蒋介石与部属之间的相互掣肘所发的“军事抵不过人事,战术比

不上权术”之类的精彩点评,依然使得这部评书不乏成功和独到之处。





  电视评书《辽沈战役》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贡献是开创了评书演

出的一种新方式。与传统评书的演出方式为一个人的单独讲说不同,

电视评书《辽沈战役》的表演,采取了多人说演的方式。即由三男一

女共四个演员,来共同演绎一段波澜壮阔的战争故事。参与表演的四

个演员分别是目前较为当红的评书演员田连元、单田芳、叶景林和张

洁兰。在说演叙述的穿插组合方式即四个人表演的搭档配合上,虽然

说不上有什么固定的行当分工,但出于语言造型和演述表达的便利,

每个演员的说演角度均有所侧重:田连元侧重于中共方面的内容叙述

与人物表达造型;单田芳侧重于国民党方面的内容叙述与人物表达造

型;叶景林侧重于美国方面的内容叙述与人物表达造型;而张洁兰则

侧重于叙事的穿引与介绍评论,构成了所谓“三方一评”的说演格局。

他们的说演虽然各有侧重,但不可能一刀切而“角色化”,仍然是评

书以第三人称口吻统领的夹叙夹议的说演表现,换句话说,“三方一

评”也罢,群口说演也罢,都是对评书表演口头讲说本质特征的一种

新外化;是对评书表演传统方式的一种革新与扩展,而非扭曲和背离。

好比相声的演出,有一个人表演的“单口相声”,两个人表演的“对

口相声”,三个或者三人以上表演的“群口相声”等不同的方式。四

个人说演的评书,以此而论,被称之为“群口评书”,可以说是十分

恰当的。



  与此相应,电视评书《辽沈战役》在探索电视手段与评书演播的

结合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新尝试。一是抛弃了传统评书的说演道具,

让演员站立说演,又解放了双手。辅助口头讲说的动作表演和可以在

演播室里搭成的表演景区自如走动的舞台调度,大大丰富了电视传播

的镜头语言。再加上多机位录制之后的后期剪辑,使得远、中、近景

与特写镜头,在最后播出的成品节目中交替出现,增强了讲说语言和

神情动作之间的节奏配合,使听觉的主体与视觉的效果,在审美的节

奏上达到内在的一致;二是注重充分调动电视传播音画同构的特质运

用,于演员的评书说演过程中,在画面上叠现出相应的真实历史画面,

包括历史人物、战争场面等历史资料镜头。同时,在一些地方适当配

进一些烘托背景和渲染情绪的音乐。相比之下,前者的运用较为成功,

对过去较为被动的电视传播手法有所超越,变得比较主动;而后者的

背景性画面叠插与音乐渲染,似乎必要性不大。当作为评书创作素材

的“历史”,成为艺术家审美过滤之后的“艺术”时,二者是无须再

相提并论且同时出于一“辙”的。何况,叠现的历史资料性镜头的出

现,势必时时转移着观众的注意力,削弱观众听赏评书的接受效果。

而突然出现的渲染性背景音乐,相反可能会限制甚至阻隔观众的听赏

联想。



  电视媒体对评书艺术的传播,首先要求的是,电视手段要忠实和

张扬评书作为口头说演艺术的特质,而不是改造甚至消弥评书艺术的

形式。决不能以所谓的创造性,去削弱甚至消灭所传播对象的特殊魅

力与独有品格。电视评书《辽沈战役》藉电视手段对传统评书的传播

实践及其演出方式的成功革新,从总体上讲,基本可以说是一个比较

成功的范例,必将载入评书艺术革新发展的史册。











从左至右:叶景林、田连元、单田芳、张洁兰
如果你喜欢评书的专辑《评书《辽沈战役》全30回(播讲:群)》里的歌曲可以把下面的歌曲连接发给你的朋友:
1.辽沈战役 - 第01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63.html
2.辽沈战役 - 第02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64.html
3.辽沈战役 - 第03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65.html
4.辽沈战役 - 第04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66.html
5.辽沈战役 - 第05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67.html
6.辽沈战役 - 第06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68.html
7.辽沈战役 - 第07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69.html
8.辽沈战役 - 第08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70.html
9.辽沈战役 - 第09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71.html
10.辽沈战役 - 第10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72.html
11.辽沈战役 - 第11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73.html
12.辽沈战役 - 第12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74.html
13.辽沈战役 - 第13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75.html
14.辽沈战役 - 第14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76.html
15.辽沈战役 - 第15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77.html
16.辽沈战役 - 第16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78.html
17.辽沈战役 - 第17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79.html
18.辽沈战役 - 第18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80.html
19.辽沈战役 - 第19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81.html
20.辽沈战役 - 第20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82.html
21.辽沈战役 - 第21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83.html
22.辽沈战役 - 第22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84.html
23.辽沈战役 - 第23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85.html
24.辽沈战役 - 第24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86.html
25.辽沈战役 - 第25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87.html
26.辽沈战役 - 第26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88.html
27.辽沈战役 - 第27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89.html
28.辽沈战役 - 第28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90.html
29.辽沈战役 - 第29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91.html
30.辽沈战役 - 第30回 - 评书
http://www.5nd.com/ting/227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