骅梓&拆呢乐队

姓 名:骅梓&拆呢乐队
英文名: HuaZi&ChaiNiLeDui
国 家:中国大陆

9548
粉丝
138
歌曲
56
专辑
56
评论

骅梓,1992年签约滚石唱片,作品《擦去眼泪》被收录于《中国火1》,以职业歌手身份进入乐坛,在此期间曾与崔健等著名歌手参加各种形式的演出,并参与出演由崔建臧天朔主演张元导演的电影《北京杂种》的人物角色。1993年作品《不要匆忙》被收录在《摇滚北京1》合辑。1995年签约红星生产社,于1996年出版第一张个人专辑《不要匆忙》,并被北京音乐台等媒体评为年度最佳歌手,主打歌曲《不要匆忙》《逃脱》高居各电台排行榜冠亚军位置。2006年以歌手身份复出,参加演出活动。2007年10月组建拆呢乐队担任主唱。07年4月拆呢乐队与糖衣文化合作,出版EP《家》《18km》以及个人第三张专辑《精彩》。主唱:骅梓吉他:安志华贝斯:罗蛟鼓手:文成福大事记(1)New Older Man1966年2月2日,骅梓出生于北京,成长于全总文工团,在1985年被“Wham!”乐队感动,并在两年后加入“五月天”乐队,那时他21岁,他人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首作品。在先后加入了“1989”和“Toto”之后,骅梓组建了自己的第一支乐队“自我教育”,一年后(即1992年)又另组了“新谛”乐队。1994年签约“红星生产社”作个人发展,1996年出版个人专辑《不要匆忙》。1998年年中重组“自我教育”,并于同年年底签约“摩登天空”,1999年6月出版了个人第二张专辑《继续的意义》。从中国台湾人制作的第一张摇滚乐合辑《中国火1》到本地策划的首张摇滚乐合辑《摇滚北京1》,骅梓似乎总是被视为是碟中新声的代表,当年的“自我教育”,绝对是卓尔不群的,他们在刚猛中营造阴冷,让无数人为之犯罪,并几乎因此而孤立了自己,而出现在《摇滚北京1》中的“新谛”,则将冷感化为了热情,却又与众人的港台旋律格格不入。接下来是1996年的个人专辑《不要匆忙》,尽管他做得不够彻底,但我们还是应把他称为是内地电子音乐的先行者。至于《继续的意义》,其实也可算得上是“北京新声”的分支(2)Rock 'N' Roll With Me从组建第一支乐队算起,骅梓已经做了十二年的音乐,作为某种意义上中国摇滚乐发展的见证人,骅梓对摇滚音乐的看法也有其独到之处。像所有的同龄人一样,在音乐上给骅梓影响最大的人是崔健,尽管他并不喜欢崔健的音乐。用骅梓的话讲,崔健的天份差一些,有些东西做得不自然,但他的努力和认真却着实令人感动,这也正是现在的年轻人所缺乏的东西,“当一个人明白一件事情的意义,并以‘豁出去’的认真态度要把它做好,那么哪怕他做得再拙,也会感动所有的人。”骅梓认为,是崔健赋予了摇滚乐本身一种崇高的意义,“我特别感谢他!”但骅梓也承认,今天的崔健已经没有从前的魅力了,他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音乐纽节的处理上,而在歌词方面则显有刻意思考的成份,不自然,也没趣味。而所谓“没趣味”是否也是新老音乐人之间的差别?骅梓并不这样认为,他表示自己其实更喜欢以前的音乐环境,单纯、家庭化的一代是有别于看似“敢想敢干”的新新人类的,在他看来,新乐队写东西都不错,要拿到以前,不可能有人能写出这样的东西,但给他的感觉还是没份感,不感人,缺乏一种人性的基础和人格的魅力,“一定要用音乐整体来表现出作者的本性,而不该用某种音色来表现!”尽管承认自己与新生代之间有代沟,但骅梓也不认为自己与老一代音乐人更多的共通之点,“我和以前的乐手的最大区别在于他们职业化,而我则始终把音乐当成一种理想化的东西,我认为之所以音乐能给我刺激,是因为我始终把它当成一件崇高的事情,而如果它一旦成为一种工作或行业的话,它就失去了魅力。对骅梓来讲,做音乐是一件流满神秘和吸引力的事,现在干起来还有刚开始时的那种冲动,因为他的心里有音乐、有精神,而他的同龄人则已成长为标准的职业伴奏手,“他们已经成熟了!”骅梓最后讲。
姓名:拆呢乐队
性别:组合地区:内地 职业:歌手
拆呢乐队成立于2007年10月20号30分40秒
演出不完全记录:
2007年拆呢乐队12月7号参加嚎运“精锐”尽出!的演出
2007年拆呢乐队12月8号在星光现场音乐厅,举办乐队专场演唱会。
2007年12月10号拆呢乐队接受<通俗歌曲>音乐杂志的采访
2007年拆呢乐队12月25号参加<摩登天空>在星光举办北京新生的演出
2007年拆呢乐队12月28号参加...
拆呢乐队个人资料_拆呢乐队照片_拆呢乐队发型图片_拆呢乐队微博由爱美丽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 imeee )。

骅梓&拆呢乐队的留言板